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回复
  • 收藏

这,就是国士无双

幸福√逆天 2022-11-8 17:44:53
在河南农业大学家属院的一个老房子里举目看不到一点现代化的陈设当房子主人出现时你也丝毫看不出这位古稀老人竟有亿万身家但你更想不到的是不久前这位老人把毕生科研转化结余的8208万元全部捐给学校希望用来建设实验室
他,就是77岁的河南农大老教授王泽霖

这,就是国士无双w2.jpg
王泽霖 资料图片 图片来源:光明日报
王泽霖1942年出生在苏州从小生活十分困苦因为有着艰难时期的深刻体会他自小就养成了一粒米都不能浪费的观念同时也立下了“达则兼济天下”的共享理念

这,就是国士无双w3.jpg
王泽霖与青年教师交流工作 图片来源:河南农业大学新闻网
对于近亿元的科研转化资金“裸捐”一事王教授的理由非常简单:“我已经老了,但是科研事业一定得后继有人,这些钱只有用到更需要的地方去才有价值。”
说这些话时他依然是那种让人舒服的笑眯眯的表情没有抑扬顿挫干净得没有一丝杂质

这,就是国士无双w4.jpg
图片来源:光明日报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我从来不为自己的得失利害而烦恼。我内心有理想、有持守。这样我就活得内心很平安,也很快乐。”
2018年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叶嘉莹捐赠毕生积蓄1857万元给南开大学设立“迦陵基金”支持南开大学古典文化研究2019年叶嘉莹再向南开大学捐赠1711万元
两笔捐款,共计3568万元!

这,就是国士无双w5.jpg
资料图:2016年,叶嘉莹与其来自海内外的弟子及读者粉丝在迦陵学舍内共同欢度教师节。中新社记者 张道正 摄
叶嘉莹1924年生于北京书香世家上世纪六十年代叶嘉莹赴北美讲学将中国诗词之美介绍给世界上世纪七十年代叶嘉莹回国自费教书,讲课也不要任何报酬她觉得当时国家很穷自己是心甘情愿回来的不能跟国家要一分钱
“我如果能病而未死,仍有精力去工作的话,下一件事情就是要把当年的吟诵整理出来,留给后人,不要让我们这么宝贵的吟诵失传。”2019年9月,95岁的叶嘉莹这样说道

这,就是国士无双w6.jpg
资料图:叶嘉莹先生双手合十向众人致意感谢。中新社记者 张道正 摄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只要身体允许,就要去田里看一看”“不从事杂交水稻,我的生活就没有意义了”“年轻人应该有理想,为实现理想去奋斗”“现在变‘90后’了,要健康快乐超百岁”
……
袁隆平1930年生于北京自1961年偶然发现天然杂交稻以来他带领团队培育出的杂交水稻让中国水稻亩产由300公斤上升到1000公斤以上为解决人民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

这,就是国士无双w7.jpg
2010年,袁隆平在杂交水稻试验田。
他说:自己出生在旧社会旧中国落后贫穷、处处挨打如今中国的发展让他感到很骄傲
“我就是想所有中国人都能吃饱饭、吃好饭!”

这,就是国士无双w8.jpg
《袁隆平传》一书中,记录了袁老的日常生活。
2019年6月一段袁隆平飙英语的视频刷屏引千万网友致敬,也令许多年轻人汗颜
如今
年近90岁的他,步履依然稳健
即使早已超过了退休的年龄却依然坚持到办公室“上班”袁老表示退休对他来说是不存在的退休后没事做反而会有失落感

这,就是国士无双w9.jpg
资料图 袁隆平
布衣素食,却把爱撒向人间
一张锈迹斑斑、用铁丝绑了又绑的铁床

这,就是国士无双w10.jpg

图片来源:时代楷模视频截图
一台陈旧的台灯

这,就是国士无双w11.jpg

图片来源:时代楷模视频截图
几张极具年代感的木沙发

这,就是国士无双w12.jpg
图片来源:时代楷模视频截图
一个老式电视

这,就是国士无双w13.jpg
图片来源:时代楷模视频截图
……

你很难想象
这是一位业界泰斗家里的摆设
布衣院士卢永根是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前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7年,87岁的他走进银行  缓缓地从包里取出十多个存折将880多万元积蓄全部捐赠给华南农大用以奖励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忠诚于教学科研事业的老师
在不同年份的照片里卢永根总是穿着同一件绿色毛衣他把所有积蓄无偿捐献给了教育事业却舍不得给自己买件新衣服

这,就是国士无双w14.jpg

图片来源:时代楷模视频截图

他勉励家乡的孩子们:
“一定要认真读书、刻苦读书、努力读书!一个国家强大了,我们作为中国人,在这个世界上才更有地位,才更自豪!”
2019年8月12日卢永根永远离开了他深爱的土地按照他的遗嘱将遗体无偿捐献给了医学事业没有追悼会,甚至没有墓碑只有一座多年前树立的雕像安静地伫立在校园一角守望着他挚爱的祖国

这,就是国士无双w15.jpg
图片来源:时代楷模视频截图
生为医学教授,逝做无语良师
“我做了一辈子的医生,死了以后也要拿这身‘臭皮囊’为医学做一些贡献,学生在我身上练熟后,病人就可以少受些痛苦。我患过脑腔梗、高血压、血管硬化,可以做病理解剖;解剖切完用完之后,再做成一副骨架,供教学使用。”

这,就是国士无双w16.jpg
图为“重逢”的李秉权、胡素秋夫妇。李秉权、胡素秋夫妇亲友供图。
2005年云南神经外科教授李秉权逝世他的遗体捐献给昆明医科大学10年后其妻子,妇产科教授胡素秋去世也将遗体捐献给昆明医科大学
李秉权和胡素秋,是云南著名的医学教授1956 年昆明医学院建立夫妇俩成为昆医首批教师和医生从那时起他们再没离开过医学领域直到去世前几年,还坚持在专家门诊坐诊

这,就是国士无双w17.jpg
图为李秉权、胡素秋夫妇在家中合影。昆明医科大学供图。
2019年9月25日两位老人的骨骼标本“会面”被一起安置在昆明医科大学生命科学馆入口处的屏风前

“生为人民服务,逝为医学献身。”
时隔多年他们以一种特殊的方式,“重逢”在母校

图为李秉权、胡素秋的亲友及昆明医科大学师生鞠躬致敬。刘冉阳摄。
芸芸众生
总有一些人用尽自己的一生去奉献他们外表简朴,内心富有
屠呦呦、袁隆平、邓稼先、王泽霖、于敏、孙家栋、南仁东……正是他们身上淡泊名利、矢志奋斗、一心报国的品质让许多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成为现实让许多难以攻克的难关得以突破
这,才是真正的国之栋梁这,就是国士无双人间,值得!
小新推荐

中国民航局:杨文医生被追授荣誉称号

残疾男子收废品为生,10余年捐出近八万元积蓄做慈善

这哪里是广告啊,分明是我们的青春……


中国新闻社综合中国新闻网、光明日报、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编辑:梁静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