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回复
  • 收藏

钟南山对这座小岛有特殊感情, 故事看完又哭了……

幸福√野狼 2023-9-12 21:16:58
ATTENTION!

钟南山对这座小岛有特殊感情, 故事看完又哭了……w2.jpg

首先还是重复了好多遍的老话:戴口罩、勤洗手、在家休息、保护好自己,千万别嫌烦,健康是福。

钟南山对这座小岛有特殊感情, 故事看完又哭了……w3.jpg

疫情什么时候达到高峰?1月28日,钟南山接受新华社采访时,直言很难绝对地估计,不过应该在一周或者十天左右达到高峰,不会大规模增加了。同时,钟南山再次强调目前不要出行。

钟南山对这座小岛有特殊感情, 故事看完又哭了……w4.jpg

是的,人人都是防线,少出门不扎堆就是做贡献。

“钟南山说动才动!相信钟爷爷!”“火神山雷神山钟南山”,网友的朴素表达,真切道出了对钟南山的敬意。

钟南山对这座小岛有特殊感情, 故事看完又哭了……w5.jpg

作为呼吸疾病医疗大家的钟南山,真正被人们所熟知,是从2003年的那场非典开始的,身先士卒,拼在非典抗争第一线。当时,面对一些医务人员的顾虑情绪,钟南山毫不犹豫地说:“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

而今,信任延续,他成了此次疫情的定心丸、定海神针,他的坚毅给人信心。传承延续,同他一样,许多医护人员在奋战,以忘我的精神守护人民健康。他们劝别人远离病毒,自己却昂首挺胸在病毒中逆行,走在疫情最前线。

钟南山对这座小岛有特殊感情, 故事看完又哭了……w6.jpg

钟南山对这座小岛有特殊感情, 故事看完又哭了……w7.jpg

钟南山对这座小岛有特殊感情, 故事看完又哭了……w8.jpg

钟南山对这座小岛有特殊感情, 故事看完又哭了……w9.jpg

钟南山和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学习。我们普通老百姓的首要任务就是配合工作,乖乖蹲在家里。

祖籍福建厦门的钟南山,与厦门这座海滨城市的渊源也颇为深,他曾深情地告白:“我对厦门有着很深厚的感情,每次听到《鼓浪屿之波》,我总能想起家乡的味道。”

钟南山对这座小岛有特殊感情, 故事看完又哭了……w10.jpg

钟南山的父亲与母亲都是地地道道的厦门人,母亲廖月琴是鼓浪屿上名门廖家的后裔。除了亲人,钟南山在鼓浪屿也有不少故交。

回溯历史,在鼓浪屿的知识分子中,以教育和医务为业的人非常之多。与从事教育的华侨一样,从事医疗事业的鼓浪屿华侨,以他们的精湛医术,为祖国和故乡的医疗事业做出了贡献。且不说,从新加坡归来的中山医院首任院长林文庆,出生于归侨家庭的中国著名妇产科专家林巧稚、从美国留学归来的中国名妇产科专家何碧辉,仅一个海外归来的廖氏家族,就走出了好几位名声响亮的医生。

钟南山对这座小岛有特殊感情, 故事看完又哭了……w11.jpg

例如,1943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院的廖永廉,留学日本获医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上海传染病院、鼓浪屿医院内科医师、厦门市第二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兼主任等,他的外甥就是大名鼎鼎的钟南山。钟南山的外公一共有三个儿女,钟南山的母亲廖月琴是二女儿,毕业于协和医科大学,后曾由当时的卫生署派到美国波士顿学习高级护理。钟南山的父亲钟世藩也是一位医生,与林巧稚同龄,同样就读于北京协和,并留任,在国内儿科医疗界享有较高威望。

正直、友善、慈悲、博爱,这是流淌在鼓浪屿血脉中的精神基因,他们高尚的品格有如日月光华。

钟南山对这座小岛有特殊感情, 故事看完又哭了……w12.jpg

“万婴圣母”林巧稚

- Lin Qiaozhi -

钟南山对这座小岛有特殊感情, 故事看完又哭了……w13.jpg

钟南山对这座小岛有特殊感情, 故事看完又哭了……w14.jpg

钟南山对这座小岛有特殊感情, 故事看完又哭了……w15.jpg

林巧稚,鼓浪屿的女儿,1901年出生于鼓浪屿,1921年考进北京协和医学院,1929年获博士学位,是第一位毕业留院的中国女医生,也是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女主任。除了中间因为战争医院关门数年,一直到1983年她过世前,林巧稚都是协和医院妇产科的主任。

林巧稚终生未婚,没有儿女,却是最富有的母亲,拥有着最丰盛的爱,她被称作“万婴之母”,并入选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百位人物。她从厦门走向世界,她与中国妇幼卫生事业紧紧相连,是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奠基者和开拓者。

钟南山对这座小岛有特殊感情, 故事看完又哭了……w16.jpg

钟南山对这座小岛有特殊感情, 故事看完又哭了……w17.jpg

钟南山对这座小岛有特殊感情, 故事看完又哭了……w18.jpg

她的墓志铭上写着:“只要我一息尚存,我存在的场所便是病房,存在的价值就是医治病人。”在病逝前,福建来人看望她,她握着来人的手说:“我是鼓浪屿的女儿,我常常在梦中回到故乡的海边,那海面真辽阔,那海水真蓝、真美……我死后想回到那里去。”

钟南山对这座小岛有特殊感情, 故事看完又哭了……w19.jpg

故乡人记得她最后的心愿,故乡接回了自己的女儿。在寸土寸金的鼓浪屿修建了一座占地4750平方米的毓园,并在毓园内建立了林巧稚纪念馆和汉白玉全身塑像。塑像的后面,安葬着林巧稚的骨灰。一袭白衣的林巧稚微微笑着,双手交握在胸前。就是这双灵巧的、温柔的、安详的纤手,亲手迎接了5万多个小生命来到人间,冰心和林徽因的孩子都是她亲手接生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接生医生也是她。

钟南山对这座小岛有特殊感情, 故事看完又哭了……w20.jpg

钟南山对这座小岛有特殊感情, 故事看完又哭了……w21.jpg

钟南山对这座小岛有特殊感情, 故事看完又哭了……w22.jpg

“作为一个医生,一举一动都要为病人负责。作为一个护士,一言一行都要从病人的利益出发。”

“医生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感情、意愿、要求,有家庭与社会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看病不是修理机器,医生不能做纯技术专家,不要只凭数字报告下诊断开处方,要到病人床边做面对面的工作,悉心观察、关心照顾病人。”

——林巧稚

钟南山对这座小岛有特殊感情, 故事看完又哭了……w23.jpg

这是何等重要的真知灼见和医生的行为准则!在今天,林巧稚大夫的至理名言依然熠熠闪光。不少人怀着朝圣的心情来到厦门,放下包就往鼓浪屿跑,就为了看看林巧稚的故乡。

林巧稚的故居位于鼓浪屿晃岩路47号,这是一幢白色小楼,人称“小八卦楼”。小楼正对日光岩正门,背后是波光潋滟的海面,在前往北京协和医学院求学之前,林巧稚一直居住在这座小楼里,前后约20年。儿时的经历和所受的教育,奠定了林巧稚的人生观和个人教养。

钟南山对这座小岛有特殊感情, 故事看完又哭了……w24.jpg



“中国现代体育之父”马约翰

- Ma Yuehan -



钟南山对这座小岛有特殊感情, 故事看完又哭了……w27.jpg

凡是来到鼓浪屿的游人,多数都会经过鼓浪屿人民体育场,它的另外一个名字是马约翰体育场。体育场大门前,有一尊雕像,雕像上的他,两眼炯炯有神,面带微笑,这就是被毛泽东主席尊为“新中国最健康的人”的马约翰教授。1936年,马约翰以总教练的身份率中国队参加柏林第十一届奥运会,新中国后,马约翰两次当选为全国体育总会副主席,被誉为“中国体育界的一面旗帜”。

马约翰,1882年出生于厦门鼓浪屿。他童年凄苦,5岁丧母,7岁丧父,与哥哥相依为命。没有父母束管,这个孩子有点“野”,他时常和其他孩子们在山上跑、跳、爬树,钻山洞,特别是喜欢到海滩上玩水和捉鱼虾等,常常不到天黑不回家。

钟南山对这座小岛有特殊感情, 故事看完又哭了……w28.jpg

由于穷,直到13岁,马约翰才在鼓浪屿福民小学读书。当时,网球、板球、足球和曲棍球等诸多近代西式运动都已传入鼓浪屿,且进入了福音小学等学校,成为了学生们的日常运动项目。全面的身体锻炼,加上他的天赋,马约翰练出了一副敦实粗壮的躯体,身手敏捷,奔跑如飞。



钟南山对这座小岛有特殊感情, 故事看完又哭了……w30.jpg



1900年,18岁的马约翰离开鼓浪屿,去了上海,22岁时进入上海圣约翰大学,1914年,马约翰进入清华,原本是化学老师,改教体育,学生只要敢体育不及格,他敢让学生不能毕业。而他之所以这样做,只是希望学生们有一个强壮的身体,到外国时不致被人讥为“东亚病夫”。因为清华的学生毕业后要留学美国,一定要有健康且充满活力的身体,无论在读书方面,还是在体育方面,都不应落于人后。



钟南山对这座小岛有特殊感情, 故事看完又哭了……w33.jpg



在他的带动下和影响下,老教育家、时任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曾响亮地提出“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的著名口号。

关于运动和健康的关系,马约翰有句名言:“运动是健康的源泉”。但他同时指出,体育运动是个长期过程,非凭一时的兴趣,需要持之以恒地进行。马约翰的健身方法独到而又实用。比如他洗澡,坚持温水3分钟,冲去汗水,再抹肥皂,用热水冲4分钟,再用冷水冲几秒钟,大毛巾先擦胸再擦背,特别舒爽。他的生活特别有规律,不抽烟、不喝酒、不吃零食、不吃得太饱。一辈子坚持,从不违反。

钟南山对这座小岛有特殊感情, 故事看完又哭了……w35.jpg

<<<<<<<<<<<<<<<

钟南山对这座小岛有特殊感情, 故事看完又哭了……w36.jpg

马约翰坚持体育锻炼几十年如一日,80岁时,俯卧撑还能连续40多次,还能游泳、打网球等。马约翰故居坐落于鼓浪屿漳州路58号,是一座二层楼别墅,就在人民体育场东侧不远处,紧邻林语堂的新娘房。按辈分,钟南山的母亲得称呼林语堂为堂姑父。林语堂享年80岁,也算高龄。





定海神针的厦门籍院士钟南山

- Zhong Nanshan -

钟南山对这座小岛有特殊感情, 故事看完又哭了……w39.jpg

鼓浪屿本身就是一个长寿之岛,这种长寿很大程度上来自鼓浪屿人的良好生活习惯和素质培养。曾在鼓浪屿呆过的钟南山院士恐怕也受到这种特质的影响吧。

“过了70年了,我还记得外婆家五香肉的味道,还有舅舅带我去沙滩游泳的情景。我在鼓浪屿最长曾待了三个月,那是1948年的时候。”2009年9月钟南山来到厦门,回忆起小时候在鼓浪屿的时光,并抽空与久未见的亲戚朋友见了一次面。



钟南山对这座小岛有特殊感情, 故事看完又哭了……w41.jpg



两年后,即2011年7月,钟南山又一次回到故乡,在厦门市人民会堂向家乡人民传授长寿秘诀,并为厦门正在建造“健康城市”点了一个赞。不过,这一次,由于时间仓促,钟南山未能到鼓浪屿故地重游。

钟南山对这座小岛有特殊感情, 故事看完又哭了……w43.jpg

图 / 钟南山与舅妈陈锦彩

2015年,钟南山再次回到厦门鼓浪屿,看望亲朋好友。这一次,他与99岁的舅妈陈锦彩特地选择在鼓浪屿医院相聚,舅妈还打趣地表示:“我还小,老年报上说还有活到140岁的呢!”

据了解,钟南山所在的家族有着长寿基因。钟南山表示,排除疾病的干扰,一个人真正能够活120岁。“那么,为什么一些国家人的寿命只有70多岁呢?”

钟南山介绍,每个人都有三种年龄:自然年龄、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白领的生理年龄比自然年龄要高10岁—13岁,尤其是30岁—50岁这个年龄阶段,老得很快,主要原因是压力大或者生活没有规律。

“养生应该从30岁左右开始,而不是到了中老年再考虑。”钟南山表示,健康就像一颗空心玻璃球,一旦掉下去就再也弹不回来了。工作则像一个皮球,落下去还能弹回来。“健康是单行线,每一个人都要认真对待。身体出了问题很难恢复,不像工作,时沉时浮是常有的事。”

钟南山对这座小岛有特殊感情, 故事看完又哭了……w44.jpg

钟南山对这座小岛有特殊感情, 故事看完又哭了……w45.jpg

“每天再忙也要把锻炼时间挤出来。”在媒体的镜头之中,84岁的他身材挺拔、健硕,精神抖擞,良好的身体状态令网友感慨万分。“运动对我保持身体健康起到了关键作用。”这是钟南山院士说得最多的一个答案。跑步、游泳、引体向上……84岁的钟南山从未停止健身;为战疫情,84岁的他再次临危受命,挂帅出征,让人感动不已;这位当代医疗和健身集大成者眼含泪水,两眼通红,为武汉加油的样子,也让我们心疼不已。

回想起自己多次回厦的经历,钟南山曾感慨地表示,他对厦门、对鼓浪屿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这是骨子里的东西,永远不会忘却,不会随时间而变化。在这里,他除了感受着天风海涛,想必还有郑成功擂响的点点鼓声,催他奋进。

钟南山对这座小岛有特殊感情, 故事看完又哭了……w46.jpg

钟南山对这座小岛有特殊感情, 故事看完又哭了……w47.jpg



当下正是战疫情的关键时期

我们有信念与力量

如郑智化所唱:

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

擦干泪,不要怕,

至少我们还有梦。

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武汉,加油!

待到春和景明,一起赏樱花!!!

钟南山对这座小岛有特殊感情, 故事看完又哭了……w49.jpg

别走开!!还有惊喜哟

快报君收到了一首写给

钟南山院士的原创诗歌

句短情深,让我们一起细细品读

向钟南山院士致敬

钟南山对这座小岛有特殊感情, 故事看完又哭了……w50.jpg

钟南山对这座小岛有特殊感情, 故事看完又哭了……w51.jpg

《为何你的眼中饱含泪水》

           ——致钟南山院士

2020年1月18日傍晚广州开往

武汉的高铁列车上

我看到了一位耄耋老人的身影

这是一位我们再也熟悉不过的身影

曾因参与抗击SARS病毒,载誉神州,久负盛名

这是一位“言不由衷”、最美逆行者的身影

规劝我们切勿冒进,自己却义无反顾,策马长缨

这是一位极其平凡的穿白大褂的身影

望门衰落,历经坎坷,悍不畏死,心境澄明

想我泱泱华夏,浩浩神州

从来不乏杏林大夫、苍生大医

有华佗,扁鹊

有思邈,仲景……

哪一个不是无欲无求,赴难前行

哪一个不是精诚济世,大慈恻隐

哪一个不是医术精湛,妙手回春

救百姓于水火,解众生于浮萍

据说曾有一位到过武汉的病毒学专家保守估计

此次疫情的感染规模是SARS的10倍起跳

他因此感到害怕,有心无力,当了逃兵

而您,老骥伏枥,何惧高龄

一纸命令,戴月披星

辗转三地、风雨兼程

您发出“新型冠状病毒大概率来自野味,确定可以人传人!”的首断

给风雨飘摇、疫魔弥漫的鄂中江城

拨云望日 一锤定音

给民意沸腾、惶恐不安的人们心中

牢牢锲入 定海神针

如今,抗击疫情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无疑,信息公开就是最好的疫苗

战胜疫情不仅需要克难攻坚、科学精神

更需要众志成城、万众一心

您再次发出“应该在一周或十天左右达到高峰,不会大规模增加了”的预估预判

您再次传递“武汉本来就是一个英雄的城市。武汉肯定能过关”的暖人话语

敢医敢言,执着严谨

赤子之心,楚囊之情

给这个庚子年庆的绝大部分空城

给无数在黑暗中彷徨、抱怨的人们

打开了一扇窗,点亮了一盏灯

然而,透过冰冷而遥远的银屏

我分明捕捉到了

您眼角布满的血丝

和眼中闪烁的晶莹……

一代文豪鲁迅曾说过: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扼于风雪

您生于当今这个伟大的国度、英雄的时代

我自不会忧怖于您应得的名声

但我从您垂泪老钟的眼眸里

读懂了您对祖国母亲最无私的耕耘

读懂了您对黎民百姓最深情的叮咛

国家有难,战将请命

国士无双,此役必胜

我始终坚信

雾霭终将散尽

阳旭必然来倾

际会“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时

我们再义薄云天,云淡风轻

好好与我们的知己、同事、爱人、孩子

忆起当年一起抗击新冠的栋梁、精英

            赵海荣作于厦门

             二0二0年一月二十九日

文:刘舒萍   诗:赵海荣

编辑:吴乔莺

图片:源自网络

值班编辑:玩真的

    国士无双 ↓↓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